首页

美女踩踏论坛

时间:2025-05-26 02:19:19 作者:首届中马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澳门举办 浏览量:90789

  解局:中俄两军高层十天内会谈两次,释放了什么信号?

  据中国国防部官方公众号9日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此外张又侠也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会谈。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月30日,张又侠刚刚在北京同访华并出席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的绍伊古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11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图源:新华社

  中俄两军高层十天内两次会谈,释放出什么信号?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9日表示,只有好朋友才会常来常往,加强战略沟通,交换双方之间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强化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交流与合作。

  国防部发布的消息稿称,普京在会见张又侠时表示,俄中友好关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这与冷战时期那种同盟关系完全不同。他表示,俄中两军各领域合作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丰硕成果,为维护两国战略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俄方愿与中方加强战略沟通,提升务实合作水平,不断推动两国两军关系深入发展。

  张又侠说,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高水平和特殊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俄两军关系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各领域合作亮点纷呈。中方愿与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深化两军务实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利益,维护世界和地区繁荣稳定。

  消息还显示,当日上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为张又侠举行欢迎仪式,并进行正式会谈。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张又侠2023年度首次出国访问,也是继张又侠10月30日在北京同绍伊古会谈后再次与俄罗斯防长会面。

  军事专家宋忠平9日对《环球时报》分析认为,绍伊古特意飞赴北京参加北京香山论坛并发言,之后张又侠出访俄罗斯,这显然是计划内的安排,而非临时安排。“只有好朋友才会常来常往,加强战略沟通,交换双方之间在重大问题上的立场,强化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军事交流的日益密切,互信也在不断增强,自然会增加深层次合作。”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卓华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当前的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两军高层保持高频战略磋商既体现又加深中俄战略互信,还将进一步推动军事合作继续深入。

  绍伊古出席北京香山论坛期间在发言中表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在内的北约国家正在亚太地区增加海军、空军等军事存在,增加多边军事演习的频率和规模,并在演习期间制定威慑和对抗的行动方案。这种行动助长了军事化趋势,且刺激了军备竞赛。

  “当前西方主要大国不遗余力推动地缘竞争,加紧推动北约军事集团向亚太地区扩展,在亚太地区炮制军事小集团小圈子,不仅直接威胁中俄的安全,而且还导致世界多个地区安全矛盾加深、安全热点爆发。”卓华认为,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作为对国际安全稳定具有关键影响力的大国,中俄客观上需要保持高频高层沟通,协调国际立场,维护自身安全,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和安全秩序。

  卓华强调,虽然中俄战略互信的加深客观上有利于两国协同回应外部安全挑战,但是中俄两军关系却绝不是冷战式的军事政治同盟,将来也不会成为这种军事同盟。“两军在双边平台和上合组织等多边平台上发展关系,根本上是旨在人类安全共同体构建,秉持的是共同和合作的可持续安全观,解决的是国际和地区普遍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不是针对第三方寻求对抗,这是中俄两军高水平关系与西方军事同盟的本质区别。”

  据俄罗斯卫星网援引引绍伊古的话说,中俄两军高层的会谈将讨论过去一年的合作成果,并确定后续合作的首要任务。

  当前,中俄在海、空军等各军种之间有常态化联合演习,且中俄两军也互相参与对方组织的战区级大规模联合演习,合作不断加深。对于此次会谈,外媒对中俄之间会不会在新领域开展合作,比如太空等高科技领域之间展开合作。

  宋忠平表示,中俄两国政治和军事互信在不断增强,这有助于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尤其是中俄两国有广泛的政治和军事共识,包括维护多极世界,维护多边主义,同时要打破所谓的霸权,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因此中俄之间加强军事交流、军事技术合作无可厚非,中俄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加强军事技术合作。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强化实力和能力的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足够的实力才有话语权,才有能力来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代表呼吁俄乌冲突双方早日停火 开启和谈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既有多极化的新局,也有“新冷战”的危局。站立关键节点,中国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携手各方共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重回和平发展正道。

2024年宁夏为3.04万名劳动者追发劳动报酬2.4亿元

今年6月,河南官方公布了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许昌市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洛阳市西工小街、鹤壁市浚县古城和漯河市河上街景区在列。

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年内通行中欧班列数创新高

[环球时报驻菲律宾特约记者 肖岩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菲律宾数艘船只多次非法侵闯中国黄岩岛邻近海域,中国海警依法对其采取航路管制、外逼驱离措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黄岩岛附近海域捕鱼的中国渔民频频遭到菲军方袭扰,而在马科斯政府2022年上台后,菲船只侵闯中国岛礁临近海域的事件不断发生。菲方不仅声称对黄岩岛等南海岛礁“拥有主权”,菲国会参议院还在今年2月14日通过一项法案修正案,允许菲政府对其“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人工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是最早开始并持续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上活动进行管理的国家,中国历代政府也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实施管辖,中国对黄岩岛及其邻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菲律宾则罔顾历史事实、歪曲国际法、违背中菲之间达成并多次确认的通过谈判解决南海有关争议的共识,屡屡在南海生事。对此,中国海警发言人表示,将一如既往在中国管辖海域维权执法,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

台湾大学生在安徽实习“初体验”:文化之约 创新体验

朱西产预计,2030年~2035年左右能实现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应用。“当前距离L4级自动驾驶车辆大规模运营还早。”朱西产说。

中国重庆至澳大利亚悉尼航线海外推介会悉尼举行

此次“时光旅行·探寻清代札萨克制度”AR研学教育项目就是以这段历史为背景开发的,参与者需要跟随剧情指引,在线索提示下找到“青海西左前旗札萨克之印”,从而了解札萨克制度。在完成剧情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文物、阅读手册、观看视频,深入了解了青海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知识,沉浸式感受了青海历史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较好实现了知识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结合。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